
2017年12月底,广联达总部组织的河北区各企业BIM落地应用评比活动中,我公司和信基业广场项目喜获“BIM应用示范项目”的荣誉。据悉,河北省内参与此次评比的企业有40余家,仅我公司与长城汽车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获得了此类殊荣。
和信基业广场项目于2017年6月份试用广联达BIM5D平台,由集团总工栗丰牵头,建安分公司副经理王玉海、BIM中心负责人么鸿森主抓。半年来,经过公司领导及项目人员不断的尝试、完善,现已取得了一定成果,效果良好。
一、 质、安模块应用
传统管理模式:质、安管理主要是人对人的管理,即发现问题后,项目管理人员以电话的方式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质安问题并没有留存有效的记录痕迹,只有在较为严重的问题上,才会下发整改通知单,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项目的数据统计分析,也不利于项目精细化管理方式的改进。
5D平台管理模式:项目管理人员在现场发现质安问题,可使用手机端拍摄照片并发送给责任人,责任人在整改后,通过平台将整改情况进行回复、闭合。这样一来即权责分明,防止互相扯皮,又可实时的监控质安问题的处理情况,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会留存大量的数据,为项目科学管理提供支撑,大大提高项目管理的精细程度。
二、 资料协同
传统管理模式:项目管理人员每天都需查看大量的项目资料,比如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技术交底、签证洽商等,但这些纸质文件即不方便携带,又会在翻阅中损坏甚至丢失,也会给竣工资料的归档工作带来不便。
5D平台管理模式:应用5D平台云文档模块,将项目上的图纸、变更等资料传到云端,项目管理人员可随时在云端查看自己所需的文字资料。若发生更新,项目人员只需及时的把变更资料发送到云端,替换原有资料,就可始终保持最新的文档状态,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 进度管理
传统管理模式:公司层了解项目的进度情况,多为打电话询问、亲自到现场查看、或由项目人员手机拍照传微信或QQ等方式实现,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保证实时性。
5D平台管理模式:项目管理人员利用手机端进度管理模块,每天将重要节点、施工流水段的完成情况进行采集拍照,上传到云端。公司层即可使用WEB端口随时查看,实时的掌握项目的进展情况。
四、施工任务派分
传统管理模式:每周编制进度计划,上报公司,该进度计划不便于公司层了解各项目管理人员每周的具体工作有哪些、哪些工序提前或延迟完成。
5D平台管理模式:利用5D平台任务派分模块,把每周的施工任务派分到相应的责任人,项目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端查看自己本周全部的施工任务,根据实际情况填报任务进度详情(照片、详情描述、是否延期、解决措施等)。使得现场进度情况实时呈现,方便各层对现场的管理,保证项目进度在可控范围内。
基于已经取得的成果,争取在施工现场进行更深入的应用BIM技术,不断的尝试、完善,彻底的发挥BIM技术的管理作用。
建安分公司 王洪涛
|